安全生產是企業(yè)永恒的主題,企業(yè)職工的安全素質則是安全生產的保證。下石節(jié)煤礦在健全完善硬性制度的同時,堅持以人為本,以保護人的健康、珍愛人的生命,實現(xiàn)人的價值為出發(fā)點和落腳點,以牢固樹立職工安全生產意識,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和自我防護能力為重點,不斷豐富安全文化的內涵,使安全文化建設猶如一棵常青之樹,郁郁蔥蔥,枝繁葉茂。
六員七網奏響綠色之歌 。為了塑造具有時代特點的安全管理模式,該礦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 “六員七網”安全文化管理責任實施辦法,為安全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,讓安全文化根植于每一個群體,每一名職工心中。 “六員”即:抓黨員、團員、崗員、崗員、安檢員、協(xié)管員;“七網”即:安全文化娛樂網、班組安全活動網、安全創(chuàng)建網、安全培訓網、安全知識傳播網、安全教育規(guī)勸網、安全警示網。為確?!傲鶈T七網”安全文化建設活動卓有成效地開展,該礦專門成立了安全文化管理指導委員會。在黨員干部中實行安全管理“問責制”,按照“誰主管、誰負責”的原則,做到工人三班倒,每班有領導,對安全工作中漂浮、隱患整改不力,下井不管事的黨員干部進行責任追究;在團員、青崗員中開展了“團員身邊無事故”、“青崗員身邊無三違”、青年安全監(jiān)督崗達標創(chuàng)優(yōu)競賽等提高團員、青崗員思想素質,發(fā)揮安全哨兵作用的活動;在群監(jiān)員隊伍中開展了“堵漏洞、保安全、現(xiàn)場跟蹤監(jiān)督檢查競賽”和“反三違、查隱患百日安全競賽”活動,在工作中發(fā)現(xiàn)違章指揮、強令工人冒險作業(yè),危及職工生命安全和會造成企業(yè)財產損失時,有權代表職工向企業(yè)行政或現(xiàn)場指揮人員提出停產和解決的建議。
同時,還積極開展了班前叮囑和班后慰問、井口慰問、為職工送安全卡、安全鞋墊、安全茶水、安全囑語,編排了小品、快板、相聲,組織青少年寫“安全家書”、贈“安全叮囑卡”、井口送“安全茶水”,建立了安全廣播站,開辟安全廣播站自辦專題節(jié)目,為單身職工拆洗被褥等一系列安全宣傳教育活動,用親情的力量感化職工,提高職工安全意識。形成了黨、政、工、團、女工、家屬、離退休職工齊抓共管的安全防御體系,充分調動了廣大職工關注安全、抓好安全的積極性。
崗前“八步曲”呈現(xiàn)勃勃生機 根深枝才繁。為了真正把“安全是一種責任,是一種效益,是一份保障”的理念貫穿于職工心中,增強職工對安全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,養(yǎng)成良好的自律意識和文明習慣,不斷拓展和延伸安全文化領域。近年來,該礦在全體職工中大力推行了崗前禮儀“八步曲”活動,全礦各單位按照“八步曲”的具體要求,積極開展了規(guī)范高效、特色鮮明的班前禮儀活動。將執(zhí)行崗前安全確認、每日一題、安全講評、安排工作、安全宣誓、誦安全理念、齊唱礦歌、列隊更衣、井口安全確認為主要內容的“八步”禮儀活動與單位生產工作相結合,進一步強化基層區(qū)隊安全管理,增強班前安全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,打造具有特色的職工班前教育模式。真正改變以往班前會安排生產任務多,安全知識少,指正批評多,指導協(xié)調少,干部上面講,職工被動聽的單一模式,實現(xiàn)了從被動灌輸?shù)饺诵曰⒁?guī)范化、高效化的轉變。把好礦井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關口。
如今,那一陣陣嘹亮的歌聲、一隊隊昂首闊步的隊伍已經成為了下石節(jié)礦安全文化建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。 “一講”“一會”安全之果香礦山 枝繁葉茂果才香。安全文化建設工作要常抓常新,在任何時候都不放松。只有在思想上常備不懈,在行動上才能高度自覺。因此,該礦堅持開展了一系列轉變職工思想的安全教育活動,使廣大職工從“要我安全”真正轉化為“我要安全”。
“一講”即安全講評。每周一由各單位干部、班組長、包保區(qū)隊礦領導和科室領導參加,由主管領導總結回顧上周安全工作,對存在問題進行剖析,提出具體整改措施,責任落實到人,做到安全注意事項不講明不下井、責任不明確不下井。職工代表、班組長、包??剖翌I導、礦領導也分別圍繞談安全認識、談安全隱患、談意見、建議等方面進行發(fā)言,深刻剖析思想上、行為上存在的安全問題及今后改進措施等。使廣大職工通過參與講評,進一步加深對工作崗位的危險危害因素認識,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?!耙粫奔吹V大調度會。每周五由各單位主管、有關部室負責人參加,通報本周全礦安全生產情況,落實隱患整改,安排部署本周安全工作重點,對當班安全生產可能遇到的難題進行分析,提出防范措施。并進一步積極落實隱患整改跟蹤復查制度,讓隱患消滅在萌芽,根除在源頭,在全礦形成了“干前想安全,干中要安全,干后總結安全”的安全文化氛圍。2010年以來,該礦先后榮獲了全國“五一”勞動獎狀、全國質量標準化礦井、全礦二級安全高效礦井等榮譽稱號,為“十一五”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,也為“十二五”良好開局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編輯:魚聰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