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文化大道先進人物宣傳欄里,一張與其他以會場為背景的照片截然不同的集體合照,引起了職工的熱議?!昂伲@張照片這么與眾不同,我咋看像是在我家小區(qū)門口照的?”“你還真說對了,頒獎地點就是你屋樓下,主人公就是咱綜采隊機電班班長—余華,這也算開了頒獎典禮的先河了……”
第一章:臺上少一人
2020年春,鳳凰山礦禮堂,第七屆“金鎬獎”十佳班組長及優(yōu)秀班組長頒獎典禮正如火如荼地進行。當進行到頒獎典禮最后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所有獲獎者合影時,觀眾席間泛起一陣輕微的騷動——本該站滿兩排二十人的領獎臺上,第二排左邊赫然空著一個顯眼的位置。礦黨委書記丁建國拿起話筒,渾厚的聲音在禮堂上下回蕩:“這個空缺屬于綜采隊的余華同志,他此刻正在青島參加智能化采煤系統(tǒng)的專項培訓……”
整個禮堂瞬間安靜下來,只剩下空調系統(tǒng)細微的運轉聲。臺下就座職工們緩緩轉頭對視——他們清楚地記得,去年正是這位缺席的年輕人帶領班組創(chuàng)造了單月開采的新紀錄。丁建國稍作停頓,繼續(xù)道:“為保障我礦首套智能化采煤系統(tǒng)設備安裝順利進行,小余主動請纓前往青島學習智能化采煤SAC系統(tǒng)……” 話音未落,觀眾席突然迸發(fā)出熱烈的掌聲,連成一片經(jīng)久不息的喝彩。
第二章:無事“獻殷勤”
從超市買完菜,李紅嘴里邊哼著記不住歌詞的流行歌,腳步特別輕快。老公被評為礦井年度“十佳班組長”,按頒獎典禮的傳統(tǒng),是要邀請家屬一起上臺領獎的,準備做全場最靚麗班長夫人的宣言,早早被她在閨蜜群聊天時宣揚了出去。今天,她特地買了鱸魚和牛腩,準備好好犒勞犒勞余華,順便征求下老公穿哪條裙子的意見。提著大包小包的她,進門聽見廚房傳來的動靜愣了一下,自言自語道:“哎呀,這個‘不開竅’的木頭,今天和自己這么默契……”話音未落,身上系著圍裙,手里端著剛炒好菜的余華從廚房走了出來,看見李紅,他憨厚的一笑:“回來了,趕緊洗手準備吃飯,今天做的都是你愛吃的。”
吃飯時,無事獻“殷勤”的余華引起了李紅的懷疑,她倒要看看這個男人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?菜過三巡、酒過五味,余華吞吞吐吐的剛開了個頭,就被李紅高聲打斷:“又去學習?上次孩子發(fā)燒你不在,這次連領獎都缺席!” 李紅把手里的酒杯重重墩在桌上,余華輕聲說:“礦上準備上馬智能化綜采工作面,這是鳳凰山幾代礦工的夙愿,電液控系統(tǒng)是保障設備運行的重中之重,總得有人……” 話沒說完,李紅眼中含淚跑回臥室,看著重重關上的門,余華輕聲嘆了口氣,默默收拾起桌上還冒著熱氣的晚餐。
第三章:支持的力量
早上6點,余華來到臥室門前,幾次舉起手都停在離門幾公分的地方落不下去。就在他轉身時,門從里面打開了。李紅拿著熨的筆挺的西裝和襯衣,看著滿眼血絲的余華,心疼的說:“這是給你上臺領獎準備的,出門呢,你穿上吧,降壓藥在行李箱的最外層,記得按時吃?!边@個雷厲風行、鐵骨錚錚的西北漢子,嗓子眼在這一刻被自責和愧疚堵得嚴嚴實實,一個字都說不出來。他生硬地擠出一個笑臉,用僵硬的身體輕輕擁著這個陪伴了他17年的妻子。李紅將臉靠在他的肩膀上,像哄孩子那樣用手輕輕地拍打著他的后背,“快去趕車吧,我和孩子在家等你……”
夜晚十二點的培訓基地,液壓支架模擬器泛著幽藍的冷光。余華盯著屏幕上跳動的壓力曲線——28.7MPa、29.1MPa、30.5MPa,他反復調整電液控制閥的響應參數(shù),直到系統(tǒng)提示“支架同步誤差小于0.5秒”,滿臉疲憊摘下VR頭盔、揉按太陽穴的余華,10天來第一次漏出了笑臉。
返程的列車穿過山脈時,余華收到妻子發(fā)來的照片,女兒正在餐桌前,認真地畫著“歡迎爸爸回家”的蠟筆畫,這讓早就急著回家的他更加歸心似箭。下車后,大口呼吸著家鄉(xiāng)熟悉的空氣,腳下不由得加快了腳步。余華拖著行李箱走到小區(qū)門口,眼前的一幕讓他愣在原地——礦領導帶著19位獲獎班組長在小區(qū)樓下道路兩邊列隊等候,丁建國指著早就給余華空出來的位置:“就等你了,我們的專家!”
第四章:實干啟新程
三個月后,3305智能化綜采工作面,余華指導工友用防爆手機查看液壓系統(tǒng)運行參數(shù),對系統(tǒng)進行了認真細致的檢驗。當總指揮下達聯(lián)合試運轉命令后,巷道中,他全神貫注地調整著支架參數(shù),將支架中心距從初始的1.2米以0.05米為步長逐步縮小至0.85米,同時實時監(jiān)測頂板下沉量的變化趨勢。隨著每次調整,系統(tǒng)都會生成相應的應力分布云圖,清晰地顯示出頂板巖層的變形特征。當采高參數(shù)從2.8米提升至3.5米時,智能算法立即響應,自動生成了匹配新工況的支護壓力模型。液壓系統(tǒng)隨之調整,泵站流量在0.3秒內(nèi)從120L/min快速提升至180L/min,伴隨著液壓管路中油液流動的細微嗡鳴聲。此時,他清晰地聽見采煤機滾筒旋轉切割煤壁時發(fā)出的沙沙聲,破碎的煤塊撞擊刮板輸送機的金屬撞擊聲,就像是為這一群“特別能吃苦、特別能戰(zhàn)斗、特別能奉獻”的新時代煤礦工人奏響的慶功交響曲
地面信息調度指揮中心,李紅透過屏幕看著丈夫在電子圍欄安全區(qū)內(nèi)作業(yè),悄悄把那張補拍的合影設為了手機壁紙——畫面里,十頂安全帽上的礦燈就像是夜空當中璀璨的一道銀河。
再后來,余華與他的工友一道,從采煤機械化向采煤智能化高端領域發(fā)起沖鋒,攻克了一項又一項智能化設備“水土不服”的難關,打造了全國首套復雜地質條件下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典范,奮力開辟出鳳凰山煤礦有高度、有速度、有厚度的高質量發(fā)展新時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