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六,想出去鍛煉鍛煉。早就聽說礦有些職工家屬在通往春林公路上跑步,我就去了。
這是一條很熟悉的通往我礦機運隊的陳春路,因工作關(guān)系常乘車路過,卻沒有一次認真的以鍛煉為目的的走過,說是鍛煉,走著看著,看著左右已經(jīng)很熟悉的兩旁,難免觸景暢想往事,過去的一切像放電影似的在腦際顯現(xiàn)。
這是曾經(jīng)的礦中學,我曾在這里任教七年,我老師的身份是在這里開始的,現(xiàn)在礦上的職工,仍然還叫我老師,學生當然是一直叫的,這七年我養(yǎng)成了默默無聞,認真做事的品格,別無牽掛,一心一意教書育人。這一品格我將受用終生?,F(xiàn)在這里已變成廟灣小學了,后操場已建成為家屬區(qū)供暖的鍋爐房,中學教學樓也變成了教師和住校生的宿舍。
這是我熟悉的人家,房還在,但物是人非,主人已駕鶴西去,老伴和兒女已搬到礦新建樓房居住,初參加工作時,常去他家玩,看他挖地、撒種、除草,欣賞他割韭菜、摘西紅柿和南瓜。
這是一戶人家,兩座瓦房還有幾孔窯洞,給人一種凄涼感,門前有一座小橋,橋下還靜靜地流著一小股山泉清水,這不正是馬致遠筆下小橋流水人家的情景嗎?
繼續(xù)向山上爬,不遠處看見三男兩女仰著頭朝一棵樹上看,走近一看,是一棵桑樹,枝頭上掛滿了黑紫色的桑葚果,都想摘下桑葚品嘗品嘗,可是樹高必須上樹,這個說你上,那個說我不會上樹,還有一個說我上不動了,幾個人嘰嘰喳喳的,近在眼前的稀有果子吃不到嘴里,是的,不勞能得食嗎?我也不會上樹,只能望樹興嘆。
遠遠的聽到有兩個女人在說話卻看不見人,聞聲望去,她們鉆在路旁樹叢里采摘野櫻桃,紅紅的櫻桃掛在枝頭上,太陽照耀的晶瑩透亮,很是誘人,我不由分說也去采摘,沒拿袋子,干脆就塞進衣服兜里,摘著品嘗著,哪個味和種植的櫻桃味一樣,甜里帶酸,味覺倍兒爽,但比較起來,總覺著野生的好!
爬到了坡頭,沿路就要下坡了,晨練的人都是走到這兒就返程,可我還不盡興,往右邊一看,前方就是方圓幾十里的一個最高的山峰,山頭上建有一個森林防火的瞭望塔,我不返程,不下坡,要繼續(xù)登高,去看一下三十多年來只是在礦區(qū)遠眺可一次沒有去過的瞭望塔,沿著羊腸小道,腳踩著植物裸露的根系和石塊,繼續(xù)攀登,沒有多時就到了山頂,看見了瞭望塔,塔有近三層樓高,據(jù)說這塔還是我們初建礦時,老工友們一塊磚一袋水泥背上山而建的。塔的周邊有守望人種的蔬菜,綠油油的。站在塔頂瞭望,綿延幾十里的山川溝壑一目了然,那是九營寨,那是栗子山,那是龍王洞,遠處還看見了聞名于世的大香山,西峰,大殿的雄姿盡收眼底。我登上瞭望塔了,我找到登高望遠的感覺了,我體會到心曠神怡的意境了。也達到了鍛煉的目的了,不是說體壯曰健,心怡為康嗎?
(作者單位:陳家山礦)
編輯:郝 龍